□ 吴玉祥
前黄镇祝庄村委潘家圩中村村民小组58号的村民倪爱金生于2021-01-22,今年已是100岁了。她的丈夫谢根生已于2008年去世,享年88岁。谢根生在世时,与妻子倪爱金两人务农,兼搞养鹅和养鸭副业,一生勤劳俭朴,生有四男三女。在七个子女中,除了因为经济困难,三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外,其他的子女均在本村委安家落户。
谢根生在世时,对儿女要求严格,经常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,不能好吃懒做,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,多看到自己的缺点,要诚心待人,多交朋友,多帮助别人。老人身教言传,获得了周围群众的称赞和尊敬,谢家一家老小与周围村民相处得十分融洽。谢根生之前一直担任当地村民小组会计,账目笔笔记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一点也不含糊,被村民们称为信得过的好会计。
谢根生去世后,倪老太一直住在老大谢玉堂家里,但每月由三个儿轮流供养。轮值期间,一日三餐的粥饭和吃菜,由儿子或儿媳按时烧好,送到倪老太床前的小饭桌上。老太胃口很好,每餐要吃一碗粥或一碗饭。老太不挑食,以素为主,以荤为辅。但是,近三年来,老太对早餐有了新要求,她欢喜吃起小笼包和油条,这无疑增加了家人的一点麻烦。小女婿蒋建中和小女儿谢秋玉听说后,马上把这项任务接了下来,蒋建中说:“我善于网购,只要在手机上轻轻按几下,一箱100个真空包装的小笼包子就快递过来了。”近三年来,每月网购小笼包的任务,蒋建中一次也没耽误过。每次网购回小笼包,他就及时送到轮值寄养的阿舅家中。小笼包和油条存放在冰柜内,每天早餐,取出2-3只小笼包放在微波炉里转一下,再用剪刀把油条剪碎,放在滚烫的稀粥里泡一泡,让倪老太趁热吃下。每天,儿子和儿媳做得耐心,老太太吃得开心。中餐和晚餐相对要简单一些了,老太喜欢吃一点肥肉,但她不喜欢吃鱼,所以,中餐和晚餐只要稍微有一点肥肉,加上一点青菜、萝卜和豆腐就行了。
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对赡养倪爱金老太是有分工的:儿子和儿媳以及他们的孩子专门负责老太的饮食起居,并帮老太洗头、洗脚、洗澡等;女儿和女婿及其子女负责老太一年四季的换穿衣服、鞋袜、毛巾等。当然,具体分工不等于把工分死。例如,近三年来,倪老太早餐喜欢吃小笼包就被小女儿和小女婿承包了。又如:某一月轮到大儿子抚养倪老太,但大儿子和儿媳有事必须外出一两天;只要大儿子和其他成员提一下,问题马上就会得到圆满解决。
其实,倪爱金也很知趣,她从来也不会向后辈提出什么苛刻的要求。村里的村民都会说起倪爱金一件有趣的事哩!倪老太为了防止自己患老年痴呆症,她还进行了大脑锻炼!每天都要背诵好几遍“一一得一,一二得二,二二得四……九九八十一”的“九九经”呢!倪老太也会选择晴好的天气,拄着拐棍到自家场头慢慢地走走,或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。
倪老太虽然年已百岁,但对金钱看得淡薄。她常对村里人说:“金钱这个东西是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走,我要它做什么?”所以,每当逢年过节,她都会给孙儿孙女和外孙儿外孙女以下辈分的后代,一个不漏地发个“红包”,以示对晚辈们的关怀与爱护,这会使得晚辈们对倪老太更加尊敬和孝顺。倪老太说:“我已五世同堂,过着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日子,各个方面都不用愁,七八十个人围着我团团转,我饭吃得下,觉睡得香,还有什么好疑虑呢!”倪老太除血压稍微高一点外,身体的其他方面都很正常,老人家真是有福分啊!
今年2月11日适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又是星期六,倪爱金的儿女们商定,要趁大多数后辈有空在家,为老人举办“百岁宴”。消息传出,子子孙孙,重外甥、重外甥女等晚辈齐来赴宴。除十多名晚辈在外出差,实在不能来祝贺赴宴外,一下子挤满了八大圆桌。前黄镇政府老龄委知道后,还特地派专人送来了“百岁寿星”的贺匾。宴会上,一片喜气洋洋。真是“五世同堂齐尽孝心,百岁老太欢度晚年”呵!
五世同堂齐尽孝心
责编: fenglina